“零首付”买房:看似福利实则暗藏大坑

十三 2025-2-6 14:35:42

“零首付”买房:看似福利实则暗藏大坑

一、“零首付”买房的“吸引力”与其中风险

在房价居高不下的当下,购房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于是,“零首付”买房的概念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购房者的目光。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巨大的福利,购房者无需支付首付款项,就能够购置房产,看似大大降低了购房门槛,使得那些原本资金不足,难以凑齐首付款的购房群体有了购买住房的可能,这对于刚需购房者而言,仿佛是一个实现住房梦的捷径。

然而,“零首付”买房实则暗藏诸多风险。首先,许多“零首付”的操作涉及到违规行为。例如,常见的第三方垫资模式,通常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或中介机构提前垫付首付款,然后购房者需要向垫资方分期偿还资金,并支付高额的利息费用、手续费用等,息费水平远高于银行贷款,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购房者的经济负担。其次,在高贷模式下,卖房者、中介机构等联合购房者,故意做高购房合同价格,以此增加银行的放贷金额,把高贷出来的那部分资金用作首付款。这种做法使得购房者势必要承担更多的税费,还要额外向中介机构支付名目繁多的服务费,并且因为合同价格被人为抬高,购房者还将面临诸多风险,甚至可能涉嫌骗取贷款犯罪,可谓得不偿失。还有一种挪用资金的方式,不法中介怂恿购房者向银行申请经营贷、消费贷,甚至为购房者“包装”虚假经营主体身份,将银行发放的其他用途资金当作购房首付款。一旦被银行发现资金挪用的情况,银行将按照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整改、提前归还贷款或者下调贷款风险分类,若购房者无法提前归还贷款,自身的征信记录将受到影响。

“零首付”买房:看似福利实则暗藏大坑

二、央视揭秘:“零首付”背后的真相

央视对“零首付”买房进行了深度揭秘。许多所谓的“零首付”项目,背后存在着极大的隐患。就像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有些开发商或者中介机构宣称可以将消费者的首付降低到极低的数额,甚至2万这样看似诱人的数字,但是这背后有着惊人的真相。央视指出,在这种极低首付或者“零首付”的操作下,购房者的月供和利息有了明显提高。例如,以原价97万元的房屋为例,如果按照正常15%缴纳首付款后,剩余贷款部分是824500元,分30年偿还,以最新5年期以上LPR利率3.85%,等额本息还款方式每月应还款3865.32元。但如果采用中介推荐的将97万元房款全部作为贷款的方式,则等额本息方式每月为4547元,每个月需要多还682元,提高幅度为17.6%;而如果按照等额本金的方式还款,正常支付首付后,30年一共支付利息477471元,而做高贷款额度后的总利息则为561731元,多出了84000多元。此外,由于合同及发票中标注的房屋价格高于真实价格,还会在购房过程中产生额外税费。

“零首付”买房:看似福利实则暗藏大坑

三、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出现了不少购房者因为“零首付”买房而陷入困境的案例。例如,广东的田先生在本不具备购房能力的情况下,听信了销售人员关于“零首付”买房的建议,在仅支付了数千元费用后就签订了购房合同。起初觉得不用付首付是捡到了便宜,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没有预先对自己的还款能力进行合理评估,每月高额的还款额让他很快出现了房贷逾期的情况。还有一些购房者发现,所谓的“零首付”房屋,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部分开发者利用这个噱头,实际上是售卖滞销或者质量不佳的房源,购房者入住之后不断面临诸如房屋质量、小区配套问题等烦恼,却难以在合同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维权的条款,因为这类“零首付”购房合同往往存在不规范之处,例如霸王条款或者模糊表述等,购房者在权益受损时难以维权。

四、购房者需提高警惕

面对“零首付”买房的种种陷阱,购房者一定要提高警惕。购房者需要明白,这种看似优惠的购房方式背后可能隐藏着巨大的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首先,购房者应当了解我国关于购房政策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对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有明确的政策要求,例如首套房首付款比例为不低于15%、二套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5%等。任何打着“零首付”旗号违规操作的行为都不应该被轻信。在签署购房合同之前,购房者要仔细研读合同条款,特别是涉及到付款方式、还款金额、利息计算、违约责任等重点条款的内容,并且要评估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还款能力,确保自己有能力承担购房后的各项费用支出,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陷入购房陷阱无法自拔。总之,购房者在面对“零首付”买房时,一定要保持谨慎态度,避免因误信虚假宣传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零首付”买房:看似福利实则暗藏大坑

幸福里

手机扫码二维码下载